各种栎树叶养柞蚕
柞蚕,学名:Antherea pernyi (Guerin-Meneville, 1855),是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 的一种动物。古称春蚕、槲蚕、栎蚕,也叫山蚕。一种吐丝昆虫 ,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。 茧可缫丝 ,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,虫体可食用,可做药材,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具有重要经 济价值的昆虫资源。
形态特征
翅长50~65mm,体长30~45mm。身体及翅黄褐色,头棕褐,触角双栉形,雌性栉羽明显短于 雄性,各节上有暗色环;肩板、前胸及中胸前缘紫褐色,与前翅前缘的紫褐色线相接;前 翅前缘紫褐色并杂有白色鳞毛;顶角外突、端部较尖;内线白色,外侧紫褐,内线外侧在 中室部位有紫色短斜线;外线黄褐色,两侧模糊不清;亚端线紫褐色,外侧镶有白边,接 近顶角部位有较明显的白色闪形纹;中室端有较大的椭圆形斑,周围镶嵌白、黑及紫红色 圆环,透明斑中明显可见中室端横脉,外横线贯穿上下;后翅颜色及斑纹与前翅近似,中 室眼形透明斑圆,周围黑线更明显;内线白色不甚明显但紫色边深;前翅及后翅反面色斑 与正面相同,内线及中线明显,亚端线由各脉间紫灰色近三角形斑点组成,各点间不连贯 ;翅脉污黄色较明显。
雄外生殖器上的爪形突呈锥状;颚形突下垂穗形;抱器构造复杂,分为内瓣与外瓣两部分 ,内瓣臂形,顶端有毛丛,内侧有卷折片,外瓣较长,下部与抱器腹连接.卜部呈长齿形 ,内侧有密的毛;内突长向上方弯曲;阳茎基环圆形;囊形突长,端部变细并弯曲呈勺形 ;阳茎顶端呈刀形.外侧有成排的刺。
雌雄区别:
雌蛾与雄蛾的主要区别是:整体颜色比雄蛾为深;体大肥硕;触角窄;宽约2mm;腹部末端 开口处椭圆形,长约6mm,宽约3~5mm;产卵器明显可见,圆形,其上有淡黄色毛。
卵:其形状为略呈扁平的椭圆形,一端稍钝,一端稍尖,其大小由卵的大小与品种及幼虫 期营养条件有关。钝端中间由7一11个卵孔,内有相应的卵孔管,它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 。卵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,在卵壳外层含有酚类物质,有靴化作用,使卵壳具有坚韧性 。幼虫由头、胸、腹三部分组成。外观为粗壮的长桶形,由13个体节组成,其中胸部3个体 节,腹部10个。每一胸节腹面有1对胸足,腹部第3~6节及第10节每节腹面各有1对腹足。 第1胸节及第1~8腹节每节两侧各有l对气门。第2、3胸节之间有1对退化气门。除蚁蚕体色 为黑色外,其他龄期体色因品种不同而异。体表生有多种突起和刚毛。柞蚕幼虫的头部为 半圆形骨质构造,由触角、单眼、口器及吐丝器组成。触角主要用来感受机械刺激,单眼 是幼虫的视觉器官,口器用于咀嚼柞树叶,吐丝器在蚕近于5龄期时孔口近半圆形以进行吐 丝。胸部以颈膜于头部相连,由前、中、后依次增大的3个胸节组成。各胸节腹面均有1对 胸足,从前到后依次增大。胸足略呈锥形,有了胸足,食叶、吐丝及爬行均方便。腹部与 胸部相连,共有10节组成。第3~6腹节及第1腹节腹面各有腹足1对,腹足主要用来爬行和 抓捉物体用。气门位于第1胸节及第1~8腹节两侧,共9对。气门是用来交换气体的门户, 气门与内部的气管丛、纵横气管及各级分支气管构成气管系统。
柞蚕的食性
柞蚕的食性是柞蚕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取食特性。柞蚕是多食性昆虫。柞蚕 的取食品种相对是稳定的,一般取天然食料,研究结果表明,柞蚕能取食11科34种植物叶 子,其中以壳斗科的栎属植物为主,是柞蚕最喜欢的品种,其次是壳斗科的栗属,杨柳科 的柳属,桦木科的桦木属,金缕海科的枫、蔷薇科的山荆子、·榆叶梅等植物的叶子均是 柞蚕的食料。
柞蚕对所适应的叶子质量也有选择性,如蚁蚕喜欢选择枝梢的嫩叶,将上端的嫩叶吃完后 ,再逐渐向树下移动食叶,当叶量不足或叶质不好时。就串到其他枝条上选择所喜欢吃的 叶子,这种情况以春蚕、三眠的蚕为明显,因此蚕农流传着“春蚕好动,秋蚕好静”、“ 三眠的腿,老眠的嘴”之说。
柞蚕茧丝简介
近几年来,人们充分利用这2种纤维的天然特性,研究开发出了柞蚕丝/苎麻交织针织物。 有光泽,约占85%;丝胶淡褐色,耐湿性能亦强,约占 13%;此外还有灰分、色素等约占 2%。丝胶分层附着在丝素外围,有保护作用,能溶于沸水、热皂液和碱性溶液;丝素则不 溶。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,主要为丙氨酸、甘氨酸、丝氨酸和酪氨酸;丝胶由15种氨基 酸组成,主要为天冬氨酸、丝氨酸、苏氨酸和精氨酸。
然而,柞蚕是野生蚕,因缺少人工管理,再加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,其丝手感生硬 ,具有天然的黄褐色.柞蚕丝属于蛋白质纤维,除含有主要成分丝素外,还含有丝胶、脂 蜡及天然色素等;另一方面,苎麻属于纤维素纤维,其成分除含有纤维素外,还含有半纤 维素、木质素、果胶、脂蜡及天然色素;由于苎麻纤维取向度大,结晶度高,加之苎麻纤 维较粗,单根纤维的弯曲性指数很大,受外力时不宜弯曲,在服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刺痒感 .当这2种纤维交织做成针织品后,虽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优点,但由于该类产品中2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