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CONTACT US

服务热线:182-3988-8828

地址:河南省灵宝市建设路二街坊404号

产品详情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红姑娘苗木

红姑娘苗木

更新时间:2016-09-01    浏览次数:811次


红姑娘苗

酸浆,又名红菇娘、挂金灯、戈力、灯笼草、灯笼果、洛神珠、泡泡草、鬼灯等,拉丁文名:Physalis alkekengi.北方称为菇蔫儿、姑娘儿,以果实供食用。

别 称
红姑娘、挂金灯、金灯、锦灯笼、泡泡草

分布区域韩国、日本北海道、中国东北地区

观赏特性观果 - 红果观花 - 夏 - 秋

生长类型   草本类(一、二年生花卉)


酸浆又名红菇娘、挂金灯、戈力、灯笼草、灯笼果、洛神珠、泡泡草、鬼灯等。北方称为菇蔫儿、姑娘儿,以果实供食用。酸浆在东北是黄菇娘,红菇娘是绛珠草;柳边纪略中称为红娘子,两者有较大差别尼尔根。酸浆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常作一年生栽培。


该植物的区别在:茎较粗壮,茎节膨大;叶仅叶缘有短毛;花梗近无毛或仅有稀疏柔毛,果时无毛;花萼除裂片密生毛外筒部毛被稀疏,果萼毛被脱落而光滑无毛。本变种在我国分布广泛,除西藏尚未见到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;朝鲜和日本也有。常生于田野、沟边、山坡草地、林下或路旁水边;亦普遍栽培。


酸浆的模式标本以其具有白色、辐状的花冠,果萼橙色或火红色、革质或薄革质为显著特点。而不同该属其它种类,典型类型分布于欧洲和亚洲西部地区,花梗和花萼密生柔毛,并且在果时果梗及果萼的毛被宿存而不脱落。
应该指出,亚洲东部的类型不同于欧洲及西亚的类型,在于花梗仅有稀疏柔毛或近无毛、花萼除檐部毛较密外而筒部毛稀疏,果梗及果萼无毛,却不是象欧洲及西亚的类型那样,果成熟时果梗及果萼的毛亦密生。但在我国确实也有果梗及果萼被柔毛的类型,且将这一类型定为酸浆;而大量的标本材料是果梗及果萼无毛或近无毛,则作为该植物的变种,但这种区分仍然没有显明的界限。


形状特征


多年生草本,一二年生花卉,高35~100厘米。茎分地上茎和根状茎。具横走的根状茎。地上茎常不分枝,有纵棱,茎节膨大,幼茎被有较密的柔毛。根状茎白色,横卧地下,多分枝,节部有不定根。


叶互生,通常2叶生于一节上;叶柄长8~30毫米;叶片卵形至广卵形,或菱状卵形。叶长4~10.5厘米,宽2~6.5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或广楔形,偏斜。边缘具稀疏不规则的缺刻,或呈波状,上面光滑无毛,下面几无毛。


花5基数,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1~1.5厘米;花白色,直径1.5~2厘米;花萼绿色,钟形,长约1厘米,先端5裂,边缘及外侧被短毛;花冠钟形,5裂,裂片广卵形,先端急尖。边缘具腺毛;雄蕊5,花药黄色,长0.3~0.35cm,花柱线形,柱头细小,不明显。


浆果圆球形,直径约1.5~2.5cm,单果重2.5~4.3g;光滑无毛,成熟时呈橙红色,宿存花萼在结果时增大,厚膜质膨胀如灯笼,长可达4.5厘米,具5棱角,橙红色或深红色,无毛,疏松地包围在浆果外面。每果内含种子210~320粒,种子肾形,淡黄色,长约0.2cm,千粒重1.12g。花期7~10月。果期8~11月。


生态习性


酸浆分布于欧亚大陆,遍布中国西北、华北和东北等地。生于山坡、林缘、林下、田野、路旁和宅旁。适宜在湿润、透气性好的土壤条件下栽培。虽属耐阴植物,但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得更健壮。越冬根茎每年5月中旬出苗,6月下旬始花,8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。种子寿命2~3年。


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常作一年生栽培。适应性很强,耐寒、耐热,喜凉爽、湿润气候。喜阳光。不择土壤,尤其是原产亚洲的酸浆在3℃~42℃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。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露地栽培,冬季地上部虽然枯萎,但翌春又萌发生长,一次种植,多年收获。


但原产南美洲的酸浆,在严寒地区越冬能力较差,多作一年生栽培。酸浆品种较多,常见栽培的有引自日本的红果酸浆,别名红姑娘,果型较小,栽培容易,多作为观赏栽培;还有一种是黄果酸浆,学名金灯果,别名洋姑娘,果型较大,口感风味较红姑娘要好一些,但栽培困难些。


本品略呈灯笼状,多压扁,长3~4.5cm,宽2.5~4cm。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,有5条明显的纵棱,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。顶端渐尖,微5裂,基部略平截,中心凹陷有果梗。体轻,质柔韧,中空,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。果实球形,多压扁,直径1~1.5cm,果皮皱缩,内含种子多数。气微,宿萼味苦, 果实味甘、微酸。


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,遍布中国西北、华北和东北等地。生于海拔500-1500米的山坡草地或山谷,路旁、河坝及草丛中,以及林缘、林下、田野、路旁和宅旁。适宜在湿润、透气性好的土壤条件下栽培。除西藏外我国其它省区均有分布。 适宜华北地区|东北地区|华东地区|华南地区|西北地区|华中地区|西南地区。资源分布于吉林、陕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
繁殖栽培

栽培季节

酸浆酸浆在华北地区一年分三茬栽培:


1:春早熟栽培:1~2月在日光温室或风障阳畦内育苗,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于露地。5月下旬至6月开始采收。


2:春露地栽培:3~4月育苗,3月需在塑料大、中、小棚内育苗,4月可在露地育苗。5月定植,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。


3:秋季露地栽培:6月下旬至7月育苗。8月上旬定植在露地,9月下旬至10月开始采收。由于酸浆的经济效益不很高,鲜有用保护设施进行栽培者。



1.育苗


一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建育酸浆苗畦。育苗初期外界温度较低,为提高地温,建畦播种前15~20天应扣严塑料薄膜,夜间加盖草苫子。苗床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千克,浅翻、耙平,做成平畦。播前浇水,水渗下后播种。


种子可用45℃的温水浸种,或用0.01%的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,防止种子携带病毒等病菌。然后用清水浸种12小时,捞出,放在20℃~30℃的温度条件下催芽。待80%的种子露白后播种。撒种后覆土0.5~1厘米。立即扣严塑料薄膜,夜间加盖草苫子,提高苗床温度。白天保持20℃~25℃,夜间10℃~15℃。在严寒季节,苗床温度不应低于5℃。


出苗后进行间苗,间除过密、并生、伤残弱苗。在2~3叶期,进行分苗,分苗株行距为10厘米×10厘米。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。小苗期外界温度低,蒸发量小,可不用浇水。分苗期外界温度渐高,可7~10天一水。如苗床缺肥,可追复合肥一次,每公顷施100~150千克。


2.定植酸浆果定植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~75000千克,深翻、耙平,做成平畦。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进行。在秧苗6~7叶期第一朵花初开时为定植适期。定植时应仔细起苗,少伤根系,以利缓苗。定植密度每公顷75000株左右,株行距为25~28厘米×65~70厘米。


3.田间管理


(1)追肥


定植缓苗后,结合浇水追催苗肥,每公顷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7500千克,或尿素160千克。第一果实膨大后追第二次肥,每公顷施复合肥225~300千克,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。


采收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。如基肥不足,追复合肥300千克。有条件时行根外追肥,把尿素、或复合肥配成0.2%~0.3%的水溶液,每3~5天一次喷布叶面。如果叶片肥大,节间过长,有徒长的表现,可喷0.2%磷酸二氢钾液控制。


(2)浇水


定植时浇足定植水。缓苗追催苗肥后浇一水,即中耕蹲苗。蹲苗结束后,适当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每5~7天一水,夏季每3~5天一水。


(3)中耕除草


定植初期,每浇水后即中耕一次,以使土壤疏松,提高地温,促进根系发育。在初花初果时,结合追肥,进行中耕培土,使栽培行变成垄,防止植株倒伏,并利于灌溉排涝。生长中后期及时除草。


(4)植株调整

分枝多、匍匐性强,必须进行搭架。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,搭成人字架或篱壁架。植株每长30厘米长即人工绑蔓一次。生长期为了抑制营养生长,促进生殖生长,避免枝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,避免结果延迟,应及时进行整枝打杈。


整枝分为双干式、三干式、多干式等,双干式为每株留2个主干向上延伸,余侧枝及早摘除。三干式为每株保留3个主干,余侧枝及早摘除。多干式为每株保留4~5个主干向上延伸,余侧枝及早摘除。在整枝过程中,主干越少,越有利于早熟,但总产量不高。多干式整枝,总产量较高,但成熟较晚。


结合绑蔓,应及时摘除侧枝、权枝。在拔秧前40天摘去顶心,使停止生长,集中养分结果。摘心后及时打杈,防止侧枝丛生。在保证一定量果实的基础上,要疏去过多、过密的花和幼果,使养分集中结较大的果实。疏果要早要轻,留果位置在植株上分布应均匀。开花早期可使用防落素20毫克/升液沾花防止落花落果。


(5)采收


酸浆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,人工捡拾收获,其质量佳。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,果实淡黄色,香味浓郁。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,味差,则应催熟。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,待其充分成熟。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,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。


春露地栽培 育苗期较晚,华北地区一般在4月份,只要晚霜已过,可用露地育苗畦。育苗方法同春早熟栽培。由于外界温度已高,故不需进行温度控制。


定植期越早越使采收期提前,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。一般在5月定植。


田间管理可参照春早熟栽培。


秋季栽培


6月下旬至7月育苗,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获。收获上市期在晚秋果菜较少的季节,有一定经济效益。


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,因此,育苗畦应建成小高畦,以利雨季排水防涝。播种后,有条件时,应在育苗畦上搭小拱棚,上覆塑料薄膜或草帘子遮荫降温,亦可在畦面上铺碎草保持湿度。出苗后陆续撤去遮荫物。


定植时,应在阴天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。避免中午晴天日灼损伤幼苗,降低成活率。定植密度可比春早熟栽培稍密一些。秋季田间管理应注意浇水。无雨时,每3~5天一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大雨后及时排水防涝。10月,天气渐凉,蒸发量减少,可减少浇水次数,每5~7天一水。


整枝宜采用双干整枝法,以利早熟,争取在早霜来临前有一定的产量。夏、秋季杂草多,应及时除草。


其他管理请参照春早熟栽培。


注意事项

1:选地 酸酸浆浆的生命力很强,对土壤的条件要求并不严格,具有适应性广、抗逆性强等特点,土壤以土质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好。于早春顶凌整地,镇压保墒,将农肥施在垄里。忌砂、薄、洼地。酸浆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但还是以土质肥沃为好,并且要多施加农家肥,每亩应施肥3~4m3;优质农家肥,施加在老沟里。如肥料质量低下、量少,会直接影响到酸浆的产量。另外,可在肥中施加硫酸亚铁等,以消除苗床和农家肥中的病菌。土壤过粘或低洼地常会引起根状茎腐烂,应因地而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,虽然选地不同,但尽量要求种植地土壤细作,并施足底肥,以农家肥为主。


2:繁殖


采用根状茎营养繁殖是人工栽培常用方法。根状茎繁殖具有繁殖快、易于掌握、易保苗、植株健壮等优点,酸浆的根状茎生有许多不定芽,在北方于清明前后刨取野生酸浆的根状茎,选无病、无虫害的根状茎做“栽子”,以壮者为好,剪成10cm左右的小段,每段留有2~3个不定芽,把剪好的根状茎小段条播于沟里,行距约50cm,株距10~13cm,浇水,水渗下后覆3~5cm厚土,防止透风抽干,并顺构将土耙匀,镇压后浇水,用铁耙将沟拢成平畦,在气温18℃左右,14~15d出苗,可连续生长4~5年。


3:苗期管理


本着“肥地宜稀,薄地宜厚”的疏苗原则,每20~30cm留一棵。中耕除草,酸浆的图片(20张)栽后10~15d可出苗,出苗后要进行三铲三趟,消灭杂草。苗高7~8cm时铲趟头遍,接着第二遍,六月末或七月初完成第三遍,全部过程要完成三铲三趟,雨季要注意排水。要多施农家肥,适时灌溉排水,保持土壤湿润,提高产量。幼苗时宜少水勤浇,当苗高13~17cm时,需水、需肥量将逐渐增加,可追苗施磷肥20~25kg。水肥管理缓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灌苗,缓苗水要少而勤,然后进行中耕,促进根系发育。花期适当多浇水,保证水的供给,在座果期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,在雨季和低洼地还要注意排水,以防发生根腐病。当第一个果实座住后,可结合浇水,每亩追施尿素1kg,第一果充分生长膨大后,进行第二次追肥,每亩施人粪尿400~500kg。在第二果成熟后可进行第三次追肥,每亩施尿素15kg,并可进行叶面追肥,追肥中间应浇水1~2次。


果实采收与储藏加工

1:采收: 酸浆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,人工捡拾收获,其质量佳。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,果实淡黄色,香味浓郁。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,味差,则应催熟。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,待其充分成熟。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,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。


2:储藏加工: 酸浆果实是浆果,宿存萼易于干燥,但果实水分含量大,并具有很大的糖分,很难干燥,更难储藏保存。果实采收后,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,均匀摊开,厚度在5~6cm为好,并要及时翻晒,使其外边宿存萼干燥,这种条件下可以存放3~5周,但必须保证经常翻晒、通风。如果条件允许,可将酸浆果实储藏在冷库中,在温度3~5℃,湿度在85%~90%的条件下,可储藏3个月。民间通常应用的一种方法是,将采收的酸浆果实用线穿成串,每串可根据情况而定,将成串的酸浆挂在通风处,可保存几个月时间。